English

身受讥讽更奋发

2000-10-07 来源:生活时报 止敬 我有话说

古人说:“千金何足重,所存意气间”。是说人贵在有志气。是凡有志气的人,都想有出息,然而,在朝着目标前进没有入门之前是看不出眉目的,在这当口,如能受到鼓励,坚持努力,可以看到希望之光,怕就怕一时不成器,受到讥讽。受讥者如果不堪一击,便会在摇摇摆摆左顾右盼中,逐渐地自暴自弃。这自然是弱者。强者听到十分刺耳的讥讽并不自馁,仿佛从火炉上拉出的铁件,浸入冷水中,一下子坚硬了。

同是讥讽,为什么结果大不相同呢?这要从内因上找原因。风凉话,责骂的话,尽管话难听,有一点人家是言中了,即你没有长进,没有上去,如你逐步改观,进而飞起,讽语再升级,也无可奈何,结果是越升级,自我讥讽的程度越大,由此可见,进退之间,择进辞退是上策。胜利的起点,是坚定举步;无为的基因,是身心的后移。精神至关重要。各有情况不同,潜力不同,然而道再近不行不至,事再小不做不成。

讥讽与严责,有时也起催化剂作用。早年,蔡楚生在一家影片公司当演员,一次撰写影片字幕不当,导演张惠民骂道:“像你这样的人,也配吃电影饭吗?恐怕一辈子也不会出头了……”梅兰芳八岁时,家人请一位姓朱的老师为他说戏。朱教梅四句唱腔,梅好半天也不能上口。他断然认为梅兰芳学戏没有希望,对他说:“祖师爷没给你饭吃”,辞教了。“吃饭”者,即在一个行当里能不能生活下去。被行家判定“吃不了这碗饭”,无异于被宣判为“重刑”,如果自己缺少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决心,就容易一蹶不振,灰心丧气。为了端起这碗饭,蔡楚生埋头发奋几年,先后导演了《渔光曲》、《一江春水向东流》等影片,名震影坛。梅兰芳也毫不气馁,逐渐灵慧通达,长足大进,名贯华宇。后来,朱先生见到梅兰芳不好意思说:“我那时真是有眼不识泰山。”梅笑道:“我受您的益处太大了,要不挨您这骂还不懂得发愤苦学呢。”

“风物长宜放眼量”。有些“识者”,动辄妄下判语,似乎已然看透,岂不知青少年可塑性强,变化大着哪。不要瞧不起歪脖子树,“小时淘淘,大时佼佼。”幼年愚笨,长大也许在某个方面超过常人,这种现象在我们周围并不难见,特别是以勤补拙的奋发者,更不可一语定乾坤。

年轻的朋友们,在你为讥讽的刺激而苦恼的时候,你就想想梅兰芳和蔡楚生吧。在逆境中,心志不衰,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,不畏千辛万苦,终究会取得成功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